自驾旅行网

注册

 

因系统升级部分会员可能无法登录,请重新注册后登录。

想摆脱“手机控”却屡屡失败?一定要看这篇! [复制链接]

1#
自驾旅行网 / 自驾游公共服务平台


  先给自己把把脉 以下描述,是否全部、或部分符合您的日常?

1. 总是下意识地就打开手机,情不自禁地刷各种信息;
2. 完全依赖扫码支付,出门不带钱包、交通卡;
3. 短视频、追剧、游戏、刷朋友圈,占据每个时间空隙,无法什么都不做安静地跟自己待在一起;
4. 经常因为聚精会神刷手机,而坐过站,哪怕换乘的一小段路,都忍不住瞄几眼、打几个字;
5. 努力消灭各处的“小红点”,随时随地关注各种微信群,以免遗漏重要信息;
6. 采购、伙食、缴水电煤……一机在手,万事无忧;
7. 不错过各大“剁手节”,不浪费一张系统发放的“优惠券”,快递、外卖络绎不绝;
8. 做家务、吃饭、看电视、上厕所……任何时候都离不开手机;
9. 睡前,恋恋不舍,直到眼皮睁不开,才肯睡去;
10. 周末、假期外出游玩,似乎也只是换个地方玩手机,吃喝玩乐都得拍照发朋友圈打卡。


   为自己把个脉,您的“手机控指数”有多高?  据某数据研究公司,于今年年初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 从2019年初到11月底,中国人平均每天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花费6.2个小时。如此算来,一年365天,有95个整天,是被其占据的。 如此高频、重度的使用,使很多人成了妥妥的“手机控”。


   即使想摆脱这种状态,也因难逆时代潮流,屡戒屡败,屡败屡戒。 为此,我们准备了一份“自救指南”,力求为广大“手机控患者”提供一贴良药,早日回归自由身心!


   治标又治本的解决方案? 目前流行的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物理隔离”的方法,达到控制手机使用时长的效果。比如,将手机放进带有计时锁的盒子,或在手机上安装防沉迷软件,到一定时间才能解锁。 这样的方法,短期会有一定效果,但治标不治本。因为,一个人之所以会成为“手机控”,不仅仅是因为使用手机的机会多、时间久,更主要还是内心对某些游戏、娱乐、社交软件“上瘾”。 此类软件大多由深谙用户心理的专业人士设计,充分利用人性中“贪”“嗔”“痴”的弱点,轻松摧毁薄弱的自控力和意志力,让人玩了还想玩,看了还想看,欲罢不能。 因此,停留在行为层面的控制方法,只能是扬汤止沸。一旦失去监督,或意志力减弱,很快再次堕入原先的行为模式中。


   佛法智慧,能够究竟解决一切生命问题。其总纲“四圣谛”,用“苦集灭道”四个字告诉我们:想釜底抽薪地解决问题,必须通过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四个步骤。 也就是说,只有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找到导致该问题的真正根源,才能生起强烈的希求和动力,通过标本兼治的方法,予以彻底解决。


  将此原理,应用到“戒手机”这个轮回现象上,可以理解为: 知苦:看清因“手机控”引发的痛苦和过患断集:找到造成“手机控”的最深层的原因慕灭:生起彻底治愈“手机控”的强烈愿望修道:修习根除“手机控”问题的正确方法 了解原理后,让我们一起按照这个解决思路模拟一遍,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和助益。 知苦:引发的痛苦和过患 第一步,我们要做的是,看清“手机控”给我们造成的严重后果。看得越清晰、透彻,越能引起重视,对这种串习生起厌离心。


■ 违背初衷 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确将我们从许多琐事和不便中解放出来,沟通更顺畅,资讯更丰富,眼界更开阔……  但一不小心变成“手机控”后:


  • 信息爆炸、鱼龙混杂,很容易被“垃圾文化”影响;
  • 每天读很多文章,真正能为己所用的,却寥寥无几;
  • 不仅零散时间被“碎片化”利用,原本整块的时间,也被娱乐、游戏占据;
  • 长长的通讯录里,有实际联系的人只有一小撮;
  • 沟通频繁,但效率、效果堪忧;……

这样的结果,与初衷背道而驰。



■ 对身体健康的伤害 长时间使用手机,久坐(躺)不动,对眼睛、颈椎、腰椎造成伤害,不乏因过度玩手机,而患眼疾、高位截瘫、猝死的案例;注意力不集中,不仅误事,还增加人身安全风险……

■ 对心理健康的危害 “手机控”大大减少自我观照的机会,容易出现自我评价差、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原本有自我修复的功能,但现代人一遇到空虚、无聊、心情欠佳,就通过玩手机转移注意力,使情绪问题长期得不到正面关注,久而久之,成为心理疾病。


   “手机控”使人沉迷于眼前短暂、肤浅的快乐,无暇做更深入、更系统、更长远的思考。没有清晰的人生目标、信念、价值观,容易使人越活越“丧”。 “手机控”令人深陷自我感觉中,难以打开视野和心量。网络看似让我们连接了整个世界,事实上,我们能看到的,依然还是与自己内心相应的那部分——关注什么,就会搜索什么,接收到的推送,也集中在那些领域……


■ 对生命的不良影响 作为佛弟子应该清楚,心念决定生命走向。张扬贪心,与饿鬼道相应;张扬嗔心,与地狱道相应;张扬愚痴,与畜生道相应。 在“手机控”的状态下,心失去了觉知和观照力,贪嗔痴成为心念主流,这样的生命将走向何方,无需多言。 断集:什么导致“手机控”? 佛法将生命痛苦的根源,概括为“惑”和“业”。 所谓“惑”,是对生命、世界真相迷惑无知。所谓“业”,是因迷惑、贪嗔痴烦恼而作的身语意行为。 惑和业,不仅会导致痛苦的外在结果,还会形成强大的心理惯性。造成“手机控”的根本原因,同样如此:


■ 惑 不了解手机的使用,其实只是内心认知和欲望的投射、延伸。本以为可以通过手机变得更美好、更幸福、更自由,实际却是缘木求鱼。


■ 业 缺乏正知正念的使用行为,是在不断培养对手机的依赖、沉迷,强化心中的欲望和烦恼,堕在错误行为和心理中,难以自拔。 慕灭:是否强烈希望治愈? 生而为人,最稀缺、最珍贵的资本,就是有限的时间、精力、脑力。当它们被大量倾注在无意义的外在娱乐、消遣上,只会使人堕落,是生命的一种巨大浪费;反之,将这些宝贵资源,投入在提升生命品质和价值的事情上,则能使人获得智慧,断除烦恼,增长慈悲,利益自他。  摆脱“手机控”所能达成的效果:


  • 外在:让手机变回一个优秀工具,而不是使自己沦为手机的“奴隶”,被其控制;
  • 内在:将宝贵人身,投入到对生命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迈向解脱、自在、有意义的人生。

您对这样的结果,是否生起强烈的向往?如果有的话,随喜您已经获得了解决“手机控”的明确方向和强大动力。 修道:如何具体对治“? 仅有美好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还需正确的方法,并坚持练习,才能达成理想的效果。 佛法对痛苦的治愈方案,可以概括为“三学八正道”。对治“手机控”,也可套用此法。


■ 修戒 戒,指的是停止不该做的,努力做该做的。 止:远离、锁定、监督


  • 不要机不离手,用时再取出;
  • 做事时,将手机放在不易关注到的地方;
  • 安装能定时锁机的防沉迷软件;
  • 关闭所有不必要的信息通知;
  • 删除让自己“上瘾”的软件;
  • 自我提醒、监督,或找监督人,帮助克服;
  • ……

作: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建立良性的人际互动



  • 培养吃喝玩乐以外的健康兴趣爱好;
  • 加入能帮助自己提升的学习圈子;
  • 参加正能量的公益、志愿者团队;
  • 佛弟子精进修学,恶习自然远离;
  • ……

■ 修定 通过戒除不良行为和心理习惯,内心会渐渐生起定力,对错误行为模式,有更强的“免疫力”。 想要获得更强定力,除了持戒外,更需要有正见和正念,反复观修。比如可以反复思惟“苦集灭道”,使之成为心灵的主导力量:



  • 思惟苦:“手机控”对自己有诸多害处,甚至会让自己堕入恶道,生起对治的坚定决心
  • 思惟集:认识到是自己内心的迷惑和贪嗔痴烦恼,在助长“手机控”,从根源解决问题
  • 思惟灭:厌离病态、短视、狭隘、愚痴的生命状态;向往健康、美好、智慧、慈悲的生命状态
  • 思惟道:制定正确、适合自己的计划,坚持训练,不断摆脱错误、重复正确

■ 修慧 有了定力,我们已经不太会陷入“手机控”的错误串习中。


   如果能进一步学习佛法,树立高远的人生目标,拥有正知正见,开启智慧,对心念的发展、演变过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不仅仅是“手机控”问题,任何危害身心健康的不良串习,都无法影响我们。  科技的高速发展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条件日新月异若想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自由的心灵就必须拥有通透的智慧和包容的胸怀 解决“手机控”只是案例之一未来我们还会遇到许多新课题愿更多的人能认识到佛法智慧的独特价值愿意走近她、了解她、学习她、实践她让自己和世界都成为更美好的存在.

(来源:上海玉佛寺)
分享 转发
TOP
2#

信息爆炸、鱼龙混杂,很容易被“垃圾文化”影响;
每天读很多文章,真正能为己所用的,却寥寥无几;
不仅零散时间被“碎片化”利用,原本整块的时间,也被娱乐、游戏占据;
长长的通讯录里,有实际联系的人只有一小撮;
沟通频繁,但效率、效果堪忧;……
TOP